Copyright © 2025 河南省博览事务局 备案号:豫ICP备17034881号-4
技术支持:河南花瓣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博览事务局 www.hnexpo.org.cn 时间:2020-11-05 16:05:25
NEWS
﹀
﹀
﹀
开放
是进博会的主旋律,也是河南崛起的密码。前两届进博会上,河南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多措并举开展邀商、创新形式传递文化、遍览展品大开眼界,可以说是有备而去、满载而归。黄埔江畔,第三届进博会在世人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帷幕。有眼光的全球企业家已经汇聚于此,寻找象征幸运和美好的“四叶草”。开放的河南也来到了美丽的上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这个世界性的舞台上展现新风采。
“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人们对河南的固有印象,但近年来河南却频频以开放出彩,走出了一条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中部崛起之路。
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5.4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5位;进出口总值突破5771亿元,居中部六省首位;实际吸收外资187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近万亿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生产总值超3.98万亿元,居全国第5位,实现由负转正;进出口总值377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高于全国总体增速1.7个百分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其背后是河南长期以来坚持对外开放的结果。
对此,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虽然是内陆省份,但历任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推进。经过多年探索,河南省形成了‘五区’联动发展、‘四路’协同并进的开放格局,拓展了发展空间。”
陆上“丝绸之路”将中原腹地与世界连为一体
据记者了解,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率先获批,到河南自贸试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的密集落地,河南省逐步形成“五区”联动的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筑牢了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石。河南省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市场等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形成了“四路并进”的开放态势,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和贸易走廊。
除此之外,河南省还建成了航空、铁路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和药品、肉类、汽车等10个功能性口岸。全省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加快提质转型、创新升级,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实现了海关机构全覆盖,洛阳综保区,洛阳、南阳跨境电商综试区,郑州药品进口口岸等开放平台获批并加快建设,郑州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郑东新区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吸引力
回过头看,深居内陆的河南省对外开放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随着全省开放意识的不断增强,开放工作的持续深入,这一劣势反而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双核”引领带动作用愈发突出,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圈可以覆盖4亿人口和市场,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消费、投资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随着河南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市场潜力持续增加。
那么,对外开放给河南带来了什么?
马健认为,对外开放不仅为河南扩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经济综合实力,还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
果不其然。河南省通过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形成了一大批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和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等优势产业,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的转变。
目前,已有189家世界500强企业、165家国内500强企业在豫投资兴业,河南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
富士康是河南外贸的顶梁柱。疫情发生初期,河南省对其复工复产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分别赴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调研指导,副省长何金平与富士康高层保持热线联系,统筹协调相关工作,省市区三级成立了服务富士康专班,组织专人进驻厂区协调服务。经过多方努力,其员工人数迅速攀升至20万人,员工返岗后的住宿、用餐、生产、交通等多环节防疫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实现了“零感染”。
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初,富士康产能达到历史同期峰值。1至8月份,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超过1715亿元,同比增长15%,为全省稳外贸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这正是河南省对冲疫情影响,服务龙头企业,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做法之一。
当然,不止有富士康。疫情期间,河南省政府专门出台促进外经贸企业发展的19条意见,建立了280家重点外贸外资外经企业白名单和342家重点企业服务官制度,开展了“一对一”的精准服务。
10月26日,义乌小商品登上郑州机场货运航班,经由中大门国际物流自营货运航线直飞比利时列日
与此同时,河南省还积极发挥“四路”协同并进作用,着力保持关键贸易通道的畅通。
一是统筹资金12亿元,鼓励郑州机场积极开拓国内国际航空市场。今年前9个月,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2.6万吨,同比增长21.6%,增速位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
二是推进中欧班列以运带贸、多元发展,中欧班列(郑州)是今年全国首家实现常态化往返稳定开行的班列,1-9月份进出口货值3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三是大力支持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支持集聚区跨境电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造“零费区”。洛阳、南阳、商丘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郑州获批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试点城市。开通了郑州至曼谷、吉隆坡、列日、纽约、洛杉矶等五条跨境电商包机航线。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单量1.63亿票、货值194.65亿元,分别增长101.6%、95.9%。
四是保持了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1-7月份开行海铁联运339列。
为了助推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河南省也做出了许多探索与努力。
一方面,河南改革出台了国际性展会项目组织管理办法,对境外参展展位费、机票费按不同比例补贴。认定了23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邀请业界专家和实操能手,举办38场外贸直播培训,在线超3万人次学习,以多种方式引导了外贸企业利用线上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在今年广交会期间,河南省组织了570家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成效好于预期。举办了“外贸精品惠购中原”活动,促进出口转内销。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河南省签约项目170个,金额达50.6亿美元;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达成一批合作项目,其中优选6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63.7亿元。
河南省商务厅外贸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外贸发展虽然在疫情初期受到了较大冲击,但通过“服务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支持、畅通贸易通道、助推市场开拓”等一系列强有力、能落地的举措,全省进出口货物贸易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增幅扩大、后劲充足的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大批传统外贸企业、制造企业纷纷“上线触网”,通过跨境电商拓市场、降成本、创品牌,足不出户“卖遍全球”。黎明重工、宇通重工、企鹅粮油等制造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年均增长20%-30%,荣盛耐材、郑州锅炉等企业传统产品跨境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50%,郑州致欧的小型家具、伊赛尔的对讲机等出口欧美多个国家,年成交额超亿元。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1247.5亿元、增长7.2%,增幅比一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11.8个百分点。
一个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力的大小、招商引资的多寡和企业投资的信心。
记者梳理发现,即便是在今年疫情影响的不利情况下,河南省利用外资也未曾降温。2月22日,总投资8亿元的新加坡丰树平原新区现代仓储中心项目通过“邮寄”方式正式签订落户协议;6月24日,益海嘉里(开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项目举行开工仪式;8月5日,美国通用电气濮阳亚太低风速风电设备生产基地首台机组下线。此外,光大环保投资1.1亿美元设立光大环保能源(信阳)有限公司;泰国正大集团投资2119万美元设立开封国投正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北控水务集团投资1868万美元设立北控(伊川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新加坡普洛斯、德国欧绿保等全球领军企业也在河南新增投资……
8月5日,美国通用电气在濮阳建设的亚太低风速风电设备生产基地首台机组正式下线
可以说,从签约到落地再到开工建设,各大知名外企正在以不一样的形式在河南加速布局。
作为最早进入河南的外资企业之一,太古可口可乐将其在中国区最大的一笔投资投向了河南。今年3月份,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功签约,达成建设“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扩容重建智能化绿色工厂项目”,这也是太古可口可乐第三度投资河南。据悉,该项目占地约186亩,预计总投资不低于6亿元,2年内建成投产。建成后,其生产技术及工艺将达到世界级水平,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3亿元。
“之所以在河南追加投资,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近年来在这里的业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我们持续看好河南市场。”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徐永刚告诉记者。
河南省商务厅外商投资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设外资企业164家,增长2.5%,实际吸收外资143.8亿美元,增长3.4%。前三季度,全省新设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有37家,投资总额72.9亿美元,占全省新增外资企业投资额的97.5%。
是什么原因吸引着外资企业持续加大对河南的投资力度呢?
毕马威郑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河南营商环境的大幅改善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是吸引知名外企进一步在豫扩大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确实如此。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河南省级领导率先垂范,既挂帅,又出征,推动重大项目、会见重要客商、推进重点工作。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等多位省领导密集会见了新加坡丰益国际、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特斯拉等近20家跨国公司高管,推动双方合作。
此外,河南省还建立完善了外经贸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外经贸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在认真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同时,省商务厅结合河南实际,着力丰富政策工具箱,建立了重点“三外”企业白名单、“服务官”等机制,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营商环境、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精准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外贸外资企业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省财政5亿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和1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已拨付5.5亿元,支持企业克服困难、稳定经营、提振信心。
与此同时,为加快项目落地,河南省一方面加速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59项减至36项,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另一方面,全省大幅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2017年压缩56.2%和78.9%。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覆盖面超过50%。
在此基础上,河南省还组建了涉外法律服务团,对企业应对贸易摩擦诉讼费给予80%补贴,开展了“稳外贸”政策创新试点,支持南阳、郑州、鹤壁等市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开展“外贸贷”业务。以南阳市为例,今年上半年共发放退税周转金5900多万元,企业3天即可拿到垫付款。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河南又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重要文件,提出一系列推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对全省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和招引目标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实施常态化问效管理,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招商,招大商、大招商的浓厚氛围。
进博会不是一般的展会,而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11月5日-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办。河南省高度重视本届进博会组织工作,组成了由省长尹弘、副省长何金平分别担任团长的河南省政府代表团和河南交易团参会参展。
第二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
记者从交易团秘书处获悉,经过前期广泛动员、精准邀商,本届进博会河南注册报名企业、机构共4931个,注册报名人员14682人。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高翔告诉记者:“我们将充分利用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平台作用,办好各项配套活动,做好贸易成交、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工作,吸引更多境外企业到河南投资兴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届进博会期间,河南交易团除了参加大会重要活动、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外,还将办好三场专项活动和人文交流展示活动,并开展招商邀商和拜访活动。
11月4日下午 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
重点介绍河南投洽会情况,推介河南省情和相关招商引资项目。
11月5日下午 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
通过展览展示、B2B洽谈、领导会见、主题推介会等活动加强河南与瑞士的经贸交流。
11月6日上午 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
河南省情宣传、省领导致辞、采购需求发布推介、中外企业代表发言、成交合同签约、对接洽谈等。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央广场
重点展示河南省对外开放成果,中铁七局“彩云号”盾构机模型、宇通客车模型、中信重工消防机器人等一批特色展品将悉数亮相。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登录厅
现场展示汝瓷、绞胎瓷及怀山药古法炮制技艺等“非遗”文化技艺和产品。此外,戏曲与天鹅舞表演等公益演出活动也将在进博会上精彩呈现。
天鹅舞表演将在第三届进博会亮相
“我们参加第二届进博会后,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产品销量大大增加,销路也扩大到了境外。”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霞告诉记者。现在,她十分期待第三届进博会的开幕,希望再次以进博会为窗口,进一步向国际友人展现绞胎瓷的独特魅力,向海内外推介这一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博会汇聚了全球优质企业、产品和服务,蕴藏着大量贸易和投资机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招商邀商时机。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宝贵机遇,在当好采购员的同时,还要当好推介员、招商员,宣传河南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告诉记者。
开放,是不变的时代强音。沿着“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方向,第三届进博会正迈出新的步伐,站在新的高度,与全球共享新的机遇。坚持以开放带动为主战略的河南,已经到达美丽的黄浦江畔,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绽放精彩。